涵養海洋生物資源促進生態文明建設
6月1日,省委常委、市委書記譚作鈞,市委副書記、市長陳紹旺參加我市海洋漁業增殖放流活動,并聽取全市海洋資源涵養和生態保護工作情況匯報。日本駐沈陽總領事館常駐大連領事辦公室首席代表龜井啟次,韓國駐沈陽總領事館駐大連領事辦公室代表崔宗錫受邀參加活動。市委副書記、宣傳部長徐少達,市領導熊博力、駱東升參加活動。
活動開始前,譚作鈞、陳紹旺等市領導向參加海洋漁業增殖放流活動的10位小學生代表贈送了海豹玩偶,祝愿全市廣大少年兒童節日快樂、茁壯成長,并希望大家通過參加這次海洋增殖放流活動,進一步增強海洋意識、環保意識,從身邊事做起,從點滴事做起,一起建設美麗家園。
9時30分許,譚作鈞、陳紹旺等市領導乘船駛入三山島海域,與龜井啟次、崔宗錫及小學生代表一起,將一桶桶紅鰭東方鲀、褐牙鲆、中國對蝦等海產品幼苗倒入指定海域。譚作鈞、陳紹旺說,海洋是大連的底色、城市的特色,保護海洋生態、養護海洋資源人人有責。增殖放流是增加水體生物資源量、改善水體生態環境的有效方法。海洋漁業等有關部門要嚴格落實海洋漁業資源總量管理制度,認真開展增殖放流活動,優化海洋捕撈作業結構,加強伏季休漁期間漁船漁港規范化管理,嚴厲打擊涉漁“三無”船舶,嚴格控制近海捕撈強度,推動我市海洋漁業穩步發展。要加強海洋管理和保護,積極開展海洋污染防治、海洋生態保護與修復、海洋災害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警預報等,嚴守海洋生態紅線,不斷提升“管?!薄白o?!蹦芰?,確保用??茖W生態集約節約。
記者從農業部門獲悉,增殖放流是國內外在水生生物資源養護方面普遍采用的做法。近年來,市委、市政府立足海洋生態環境修復,持續開展增殖放流活動,放流規模居全國沿海城市之首?!笆濉逼陂g,我市增殖放流工作持續實現了跨越式發展,累計放流苗種119.02億余尾,投入苗種資金1.6億元,增加水產品產量1.3萬余噸,增加捕撈漁民收入近16.21億元,直接投入產出比達1∶10以上。2020年我市計劃增殖放流中國對蝦30億尾、三疣梭子蟹7000萬尾、褐牙鲆1240萬尾、許氏平鲉200萬尾,總計30.844億尾,計劃投入苗種資金4400萬元。
(文章來源:大連日報)